肿瘤电场治疗仪基础知识


什么是电场治疗仪?

这是一种通过便携式、无创的医疗器械实施的疗法,可供患者连续使用。体外和体内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电场治疗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干扰这一细胞分裂和复制过程,从而延缓和逆转肿瘤生长。

肿瘤电场治疗在肿瘤内部形成低强度的交流电场,对携带电荷的细胞成分施加物理力,阻止肿瘤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使受电场影响的癌细胞死亡。


电场治疗的优势是什么?


效果好,电场治疗效果几乎与化疗、放疗的效果一样

最安全,电场疗法没有任何手术创伤及放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

靶向选择阻止肿瘤细胞分裂,电场可以选择性的干扰产生高电荷物质的处于快速增值分裂期的癌细胞,导致其进入细胞自杀程序式死亡,而对于静止期及分裂期的人体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

增敏化疗协同增敏化疗效果,并不增加化疗毒副作用

防止复发转移电场疗法有效抑制癌细胞转移扩散

治疗简便治疗只需平时佩戴治疗服或治疗帽和便携电源,不影响生活质量


电场治疗适应症有哪些?


脑肿瘤、肺癌、转移性肺癌、乳腺癌、食道癌、咽喉癌、喉癌、胃癌、肝癌、转移性肝癌、胰腺癌、大肠癌、卵巢癌、子宫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肉瘤等也适应治疗。


关于脑胶质瘤的电场治疗情况有哪些?


1、脑胶质瘤规范更新纳入“肿瘤电场治疗”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可谓最高级别以及恶性程度最高(WHO Ⅳ级)的脑胶质瘤,占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45%。胶质母细胞瘤目前仍是医疗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5%,仅为肺癌1/3。第三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上,卫健委首部《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发布并纳入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肿瘤电场治疗。(Tumor Treating Fields,简称TTFields)被推荐用于新发胶质母细胞瘤(1级证据)和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2级证据)。


2011年,美国FDA批准了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肿瘤电场治疗产品Optune®用于治疗复发胶母质细胞瘤成人患者,2015年批准其用于新诊断的成人患者。

目前,该技术已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上市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2、电场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针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一项国际I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EF-14显示,与单用替莫唑胺(TMZ)化疗相比,肿瘤电场治疗与TMZ联合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患者五年总生存率由5%提升至13%,平均总生存期由16个月延长至20.9个月。


该实验主要研究者、美国西北大学Robert H. Lurie综合癌症中心Roger Stupp博士曾表示,“20年前,当我开始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时,大多数患者在不到一年中死亡,几乎没有长期存活的病例。自肿瘤电场治疗与TMZ联用治疗使用后,每7名患者中就有1名生存期超过5年。”此外,肿瘤电场治疗表现出的效果与患者依从性密切相关,当患者每天穿戴超过22小时,五年生存率可提升至29.3%,几乎是单独使用TMZ五年总生存率的6倍。


怎么使用电场治疗仪?



只需戴医院准备的帽子、马甲或短裤即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灶部位,为每位患者定制治疗帽子、背心。电场的强度设定也是因每位患者而异。患者在自己家里治疗。每1〜3 个月做 1 次 CT 或MRI 的检查,一边确认病情效果一边调整电场。


患者需要准备的病情资料有哪些?

医疗信息资料:验血报告(1 个月以内),病理报告,出院记录,化疗、放疗、手术等记录,CT,PET,MRI 等影像资料以及影像报告(影像资料需提供 DICOM 形式的电子版或光盘)。

以上资料如果有的都要提供(个别没有也没事),核心是CT,PET,MRI 等影像资料。


电场治疗仪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1:横弧长: 双⽿过头顶的弧线长。

2:眼眶上缘到头⽪顶点的⾼度。

3:眼眶上缘到下颌的⾼度。

4:瞳间距:两瞳孔中点之间的距离。

5:⽿间距:两⽿廓最外侧之间距离。

6:头围:⽿根上⽅两指处头部周长。

7:颈围:喉结下⽅颈部周长。

8:⾝⾼、体重


头部电场治疗仪部件组成

头部电场治疗仪由帽子(总共4个,横磁场纵磁场每样两个,每样有一个备用)、电池盒、磁场检测仪组成。使用5号充电电池。